作者归档:admin

《源》漢聲vista報導 1981

  Oil! Since ancient times a source of wealth and fascination, and now the subject of the most ambitious and most expensive film in Chinese history,”The Pioneers. Se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ruggle of Taiwan’s early settlers to forge … 继续阅读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影評《無情荒地有情天》(A Journey of LOVE) 轉載自 梁良 2022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

《無情荒地有情天》(A Journey of LOVE) 導演:陳耀圻 編劇:魯稚子 演員:林青霞、秦漢、歸亞蕾、郎雄、張盈真 製作:香港鴻運影業公司 年份:1981 轉載自 梁良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2022) 作者:梁良         本片改編自雲菁的原著小說,是一部愛情片,但並不是一部國片中慣見的虛無飄渺愛情片,而是一個具有現實基礎的愛情故事,雖然劇情仍擺脫不了誤會和巧合之類的戲劇性安排,但大體上處理得相當平實,或多或少也反映出此時此地某些人崇洋的心態。整體而言,是以留學生為題材的國片中相當有水準的一部。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

影評《晚春情事》(Spring Swallow) 轉載自 梁良 2022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

《晚春情事》(Spring Swallow) 導演:陳耀圻 編劇:奚淞、戈筆 演員:陸小芬、張復健、馬景濤、姜厚任、文英 製作:中央電影公司、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寬聯電影公司 年份:1989 轉載自 梁良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2022) 作者:梁良         曾執導過《源》等十多部影片的導演陳耀圻,在退出導演行列七年後復出,拍攝了這部描寫民國初年婦女在惡劣環境下仍不放棄追求個人愛情的《晚春情事》。由於本片故事在同類作品中並不算新鮮,因此導演所創作重點放在精緻的電影技巧和典雅的文學氣息方面,使它成為近年來製作上較出色的一部臺灣電影。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

影評《明月幾時圓》(The Autumn Moon) 轉載自 梁良 2022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

《明月幾時圓》(The Autumn Moon) 導演:陳耀圻 編劇:華嚴、戈筆 演員:繆騫人、陸小芬、張復健、馬景濤、柯一正、段鍾沂 製作:緯來企業公司 年份:1990 轉載自 梁良影評50年精選:華語電影(2022) 作者:梁良         已成名的導演通常很難放棄其固有的風格而從事新的電影技巧或風格上的探索,國片影壇尤其如此,但導演陳耀圻是一個例外。在七十年代,陳耀圻曾是臺灣影壇相當重要的一位主流導演,著名作品有《無價之寶》(1972)、《愛情長跑》(1975)、《蒂蒂日記》(1976)、《源》(1980)等,但他在隱伏影壇七年後復出執導劇情片,卻選擇了一條「非主流電影」之路。在去年的作品《晚春情事》(1989)中已嘗試淡化劇情,今年的新作《明月幾時圓》踏出的腳步更大,在電影風格上呈現出一種精緻化的反樸歸真之感。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

动画《后羿》1965年

陳耀圻於1963-1966年就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電影系時的習作短片,此次這16厘米短片係經过數位複製,崭新呈现给新世代的觀影群众。

发表在 影像创作 | 留下评论

《刘必稼》Liu, Pi-Chia 1967

1967 │ 彩色color │ 纪录Documentry │ 27mins │ 普遍级 导演:陈耀圻 本片记录了出身于中国湖南新化,于1952年辗转渡海来台的老兵刘必稼,受国府徵召至花莲丰田,进行筑坝垦田的过程。 透过导演冷静节制的观察,观者得以一窥老兵日复一日的劳动日常,交织以精准的访谈,刘必稼勤俭刻苦与温和敦厚的性情辗转浮现,经由陈耀圻细緻的影音配置,小人物于大时代伶仃流离的生命处境得以显露,亦拓印出一幅动人的生命肖像。   《刘必稼》 Liu, Pi-Chia 导读与分析 《刘必稼》修复版剧照 《刘必稼》1966 剧照 【TIDF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做为纪录片现代性前行孤星的《刘必稼》

发表在 影像创作 | 留下评论

《刘必稼》 Liu, Pi-Chia 导读与分析

1967 │ 彩色color │ 纪录Documentry │ 27mins │ 普遍级 导演:陈耀圻 本片记录了出身于中国湖南新化,于1952年辗转渡海来台的老兵刘必稼,受国府徵召至花莲丰田,进行筑坝垦田的过程。 透过导演冷静节制的观察,观者得以一窥老兵日复一日的劳动日常,交织以精准的访谈,刘必稼勤俭刻苦与温和敦厚的性情辗转浮现,经由陈耀圻细致的影音配置,小人物于大时代伶仃流离的生命处境得以显露,亦拓印出一幅动人的生命肖像。 点击观看《刘必稼》 导读与分析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

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

「想像式前衛:1960s的電影實驗」單元,在2018年五月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TIDF)中展出,觀衆反應熱烈;同年10月17日至21日在美國費城國際之家光箱電影中心(Lightbox Film Center)、與紐約經典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s),兩大美東老字號電影藝術機構重現,並由TIDF的策展人林木材為觀眾介紹。此次專題涵蓋16部短片、兩部長片,大多是未曾曝光過的珍貴影像。其中包括陳耀圻於1963-1966年就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電影系時的四部習作短片,《后羿》、《年去年来》、《上山》及硕士論文製作《刘必稼》。此次這四部16厘米短片係經过數位複製,崭新呈现给新世代的觀影群众。 封面↑(可点击放大图片) 2-3頁↑(可点击放大图片) 4-5頁↑(可点击放大图片) 6-7頁↑(可点击放大图片) 封底↑(可点击放大图片) 内全頁↑(可点击放大图片)

发表在 其他 | 留下评论

人性小庙:《晚春情事》[转载]

作者:闲着也是闲着 基本资料: 年代:1989 出品:台湾 导演:陈耀圻 主演:陆小芬、马景涛 电影海报: 是晚春,天气忽冷忽热、忽阴忽晴,犹如若即若离、捉摸不定的恋人,教人心猿意马、欲罢不能。 九十多年前,江南某个贫瘠的乡村。革命党闹得正凶,年轻的寡妇春燕也度过了一个骚动的晚春。 年长自己一倍的丈夫终于撒手西去,婆家又不敢把这个艳若桃李的少妇留在家里招惹是非,于是便教媒婆把春燕送回娘家。于春燕,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提前到来的解放,即使要背负“剋夫”的恶名,也是值得的。离开时,她往婆家的门口吐了唾沫,吐出了在这个家里遭受的一切委屈辛酸,然后,满面喜悦地坐上了渡河的船。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

【TIDF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做为纪录片现代性前行孤星的《刘必稼》

文 / 张世伦;图 / TIDF 陈耀圻导演1967年完成的《刘必稼》一片,通常公认是台湾最早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纪录片”,实乃本地影史经典之作。所谓的“现代”,指涉的是在此之前的日治时代或战后初期,带有纪录色彩的动态影像作品,一般不是以政令宣导或时事报导为务,便是带著巩固领导或教化人心的工具性格,形式上则以格式僵化的新闻或教育片为产量大宗。换言之,在《刘必稼》宛如一颗“孤星”般地出现在1967年的台湾时空座标以前,除了极少数带有强烈个人性质例外之作(例如邓南光日治时代“家庭电影”式的系列作,或是刘呐鸥实验性的《持摄影机的男人》),台湾可说并没有现代意义下的“纪录片”存在。 纪录片的“现代”时刻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