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相关论述

《青年的光与力》俞大纲 转载自《戏剧纵横谈》

陈耀祈的电影制作「上山」和「丰田工区」 三位艺术学校的青年同学,黄永松(男)、牟敦芾(男)、黄贵蓉(女),从烦嚣的台北市坐火车到竹东,转搭公共汽车到五指山脚。步行上山,在五指山庙住了两晚。连绵的山雨一直伴着他们,却没有困扰他们。第三天,他们破雨、穿云,爬上五指山最高主峰。 再没有任何事物挤压他们,头顶上浮着一片晴明,脚下是无边际的云海,铺展温柔和缱绻。他们倚松 靠石、席地而坐,眼光白茫茫,白茫茫得环绕他们的云海。四周一切静止,只有风声,黄贵蓉把右腿搁在弓着的左腿上,轻轻的上下摆动。 24cialisitalia.com 这是庄子的《逍遥游》写作的动机,或者是克罗齐的《美感的心灵综合作用》的理论实证,我有此感受,却不敢肯定的说。但我目验了这是陈耀圻摄制的黑白短片《上山》的内容。 都市性的迷濛雨阵,晚来令人有些怅惘,霓虹市招灯把雨脚闪得五光十色,却照不出行人的身烟。我和内子、友人姚一苇使在这么个雨夜被耀圻邀请去欣赏《上山》短片。 偌大的耕莘文敎院礼堂,只放着一架放映机,一幅荧光银幕,和几把藤椅,加上我们几个。 ”客从远方来,衣上灞龄雨“ 我们各自拂拭友襟上雨珠,但我知道大家全抖不了灞陵古老的乡愁。宾主不谈客套,坐下,有所期待。 敦芾、永松、贵蓉在荧光银幕上出现,他们正和摄制者(耀圻)在闲聊。 “你们看报纸吗?”耀圻问。 “我每天都看,”男答。 “你们关心越战的消息吗”耀圻问。 “不大关心。”男答。 “为什么不关心?” “关心又有什么用处。”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标签为 , | 评论关闭

《源之源》石永贵

人说电影圈内是非多。很幸运的,我所认识电影界的人士,或是前辈,或是朋友,都令我敬仰,令我敬佩。 其中之一,就是陈耀圻先生。 陈耀圻先生是「源」的催生者,创造者,没有他的热心,很难有「源」的出现。 我和耀圻认识很早,十年前,由一位研究比较文学的朋友介绍的。我们认识后,彼此在不同生活领域里忙,见面机会很少,但几次见面,所谈的,都是国家和电影。其中有二次比较重要的见面。 一次是在台北市南京东路玟瑰餐厅。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刚回国不久,希望藉传播力量,对于国家民族力量的汇集,能有所帮助。耀圻是专学电影的,我希望他能拍出一部反映民族心声、团结民族力量,以美国留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影片。 一次是在台北市鸿霖餐厅,在座的,还有「源」的作者张毅兄。「源」就在那个地方产生的。耀圻很兴奋地吿诉我,在台湾新生报地方版看到一则有关先民一百余年前在台湾开采石 油的故事,有血、有泪,更有民族的精神在里面。耀圻说,这个题材好极了,正是他所要寻找的时代故事。他的目标,是把它拍成一部划时代的电影。拍电影之前,先写成小说,再由知名的小说,拍成电影。 小说家都找好了,就是坐在我们面前的“傻小子”张毅。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评论关闭

《陈耀圻-台湾第一位留美导演》摘至《世界电影》1996年八月号黄仁专栏 (二)

这里,再摘录几篇当年笔者对陈耀圻作品的影评如下,可见他艺术生命的成长。 1970 三朵花 由郑慧原著〈白莲、玫瑰、含羞草〉 改编这【三朵花】是三个年轻的女护士, 三人个性不同,却同时爱上了一个苦心硏究癌症的青年医生。归亚蕾演的大姐被喻为白莲,是个非常善良的少女,她爱护两个同业妹妹,什么都让她们,连爱情也可以牺牲,却患了癌症而自杀。林苓演的二姊,是个热情、活泼的少女,敢作敢为,被喻为玫瑰,她毫不隐瞒的追求医生。紫茵演的三妹,是小家碧玉型,她的爱存在心里,却很坚定。被喻为「含羞草」。导演对这三种少女的典型,描写都还细心,而使这三位演员都有表现机会,归亚蕾固然老练,林蒂和紫茵两位新人,也演来得体,尤其紫茵的表现最好。 本片另一收获,是趣味性的穿插, 颇能讨好观众,音乐、摄影、场景都配合得好。强调「爱的谦让和容忍」,是龚弘最喜欢他替政宣的歇意。缺点是剧本不够完整,进行迂缓,结构松散。促成他后来作品的进步。 1972 无价之宝 观光导游小姐翁倩玉接到爷爷死讯 回家,接到两件遗物,一件是扑满,一件是夹克。她将夹克送给好心的邻居 (洪涛)后打破扑满看见一张纸条,才知道那件夹克是「无价之宝」。于是她的女同学(邵晓铃)的哥哥(岳阳),立即帮她展开追宝,追到夹克由高楼飞到火车顶,他们再追至车站,冒充清洁工,跟两位丑角演出一段喜闹,导演就收不住,牵引出很笑话,又一件夹克发现在丁强身上,使丁强演出了一段色狼戏,加上其他的穿插,导演发挥好莱坞式喜剧才华。结果是母女会,表现了「黄金有价,只有亲情伦理才是眞正无价之宝」的温情主题,片中翁倩玉的歌唱令人耳目一新。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评论关闭

《陈耀圻-台湾第一位留美导演》摘至《世界电影》1996年八月号黄仁专栏 (一)

民国56年10月23日新生报第九版,刊登我第一篇对陈耀圻作品的评论,那是由已故的俞大纲敎授邀我看陈耀圻的毕业论文片【刘必稼】和【上山】。看片的只有三个人,另一位是姚一苇教授。看完后,我就写了这篇「我对陈耀圻的期待」,距离现在已快三十年。这廿九年来,陈耀圻的努力,虽遇到许多挫折,但并未使我失望。他一直如我所说的,先在商业电影的基本技术上改良,再从商业电影兼顾艺术电影的创新上努力,是改革中国电影最急需最可行的途径,兹将该文节录如下: 在美国加州大学硏究电影编导的青年陈耀圻,最近学成归国,并带回他自己拍摄的两部实验短片给祖国的朋友们看,作为他的成绩报吿,他希望能够献身祖国影坛,为祖国的电影复兴而努力。在自由中国的影业正开始抬头,也正亟需人才的今日,陈耀圻的归来,无疑是値得关心影业的人士兴奋和期待的,因此笔者在这里首先表示个人的欢迎之忱。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评论关闭

陈耀圻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英培安

从事电影工作有二十多年的陈耀圻,自1970年执导他的第一部影片《三朵花》开始,陆续地拍了整二十部电影。但在83年完成了《诱惑》之后,便沉寂下来了。直到1989年陈耀圻复出,拍《晚春情事》,90年,拍另一部新作《明月几时圆》。 《明月几时圆》是今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参展作品之一,导演陈耀圻也受邀到新加坡来出席影展。以下是本刊主编英培安在今年4月3日为陈导演作的一次访谈。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评论关闭

“明月几时圆‧可赞有争议” –美国《国际日报》的评介

  陈耀圻运用镜头清冷唯美 不直接操纵观众情绪充满思考空间   【本报记者刘玲特稿】「明月几时圆」成为「中华电影展」中较引起争议的一部子片子,它的慢节奏,它的空镜头,它的许多拉背镜头,它的无限大草原中,无限小的二个点,以及它的剧情,有可议之处,也有可赞之处。 学院派的陈耀圻在洛杉矶告诉朋友,现在这个年龄拍片子,一定要「放纵一下」,看来,陈耀圻的这份「放纵」,也许就是按照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的方式,拍一部很像自己的片子。「而明月几时圆」,就是一部有点「复古」,给人思考空间很长,冷冷静静的片子,更由于原作者是华严,为忠于原作,陈耀圻把华严的片子拍得很华严,事实上,也很陈耀圻,一个家世良好,名牧师的孙儿。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评论关闭

《晚春情事》参展伦影展英影评人Derek Elley 在Film Guide 上的评介

发表在 相关论述 | 标签为 | 评论关闭